韩国实行对外开放,开展以支持外国投资商为中心的招商引资政策。外国投资商除了法律上有特别规定外,可不受限制地自由开展经营活动 。政府为鼓励外国人在韩国进行投资创业,于2010年制定了《外国人投资促进法》。 发放对象 • 根据《外商投资促进法》,从国外引进1亿韩元以上(约60万人民币)的投资资金设立和经营法人时,可以申请创业投资D8签证。在韩国正常经营满5年,且营业额和年收入纳税达到一定要求后,可申请F5永久居住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外商可以在韩国不受限制地经营业务
项目优势
韩国,是我们最熟悉的邻居。
在朝鲜半岛还没有分裂为两个国家之前,这里叫做高丽。长期以来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国,不论是在文化、传统、建筑、制度上,都极力模仿中华,有着与中国类似的传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发展,朝鲜半岛分成了南韩和北韩。北韩就是朝鲜,南韩就是韩国。韩国经济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人均gdp更是突破2万美元,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一段经济发展被称为“汉江奇迹”。
20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倡导“科技立国”,1966年成立了首个综合性科研机构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经过对本国科技的培育与扶植,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跨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韩国经济。执政的金大中政府为应对危机,将发展高科技信息产业确定为国家战略。
2003年,韩国开始实施“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2006年,韩国已经在半导体、手机、液晶显示器、互联网普及率和造船业的竞争力在IMD科技竞争力排名中世界第一,技术竞争力世界第六,科学竞争力世界第7。在彭博社《2015年全球创新力排名》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的《2015年环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韩国分别位居榜首和第十一位。
20世纪90年代,韩国开始成为世界半导体存储技术的领跑者,半导体也开始发展成为韩国最具竞争力和主导产业之一。
另外,从80年代文化解禁开始,韩国的电影、流行音乐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00年开始,韩剧与韩流在世界更大范围流行,进入兴盛期。
如今的韩国,每年依然可以保持gdp3%的增速,是亚洲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发达国家。
社交文化
朝鲜民族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他们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申请步骤共7步,周期为2-3个月
韩国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法规。在全斗焕执政期间,“福利国家”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
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韩国建立起福利国家所用的时间却是很短的。韩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济和社会福利服务三方面。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雇佣保险、产业灾害保险。1988年韩国修定《国民养老保险法》,首次实施了国民养老保险制度。
1999年养老保险和退休金制度惠及到全国国民。医疗保险从1977年开始实行。医疗保险以投保人的保险费为主,国库补助或其他利息收入为补充。雇佣保险于1995年开始实行。与失业保险不同,雇佣保险不仅对失业者进行救济,而且用积极的政策手段尽可能防止失业的发生。
雇佣保险费分为失业保险费和雇佣安定与职业能力开发事业保险费两类。失业保险费由雇主和被雇人各负担一半,雇佣安定和职业能力开发事业保险费则由雇主全部负担。产业灾害保险是最早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险,保险费由雇主一方负担,保险对象是因工而伤、疾病、残废、死亡。
公共救济是通过国家财政资助低收入阶层来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标准和支援国民自立的制度,主要分为生活保护、有功人员津贴和灾害灾难救济三种。生活保护分为自救保护(有劳动能力)、居宅保护(无生活能力而在家受保护者)和设施保护(需要收容到社会福利设施内)。有功人员津贴是韩国政府对殉职或公伤的军人、警察和公务员,爱国志士等有功人员及遗属发放的各类津贴、抚恤金以及公共费用减免等。依照韩国1962年颁布的《灾害救护法》,韩国政府对因自然灾害等而集体发生多数罹灾者时进行灾害灾难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库负担70%,地方政府负担30%。
社会福利服务主要以社会化的老年人、儿童、妇女和残疾人福利等为主,包括建设老年福利设施、减免65岁以上老年人公共费用、设立有儿童咨询所、婴幼儿设施、母子保护设施、妇女职业辅导设施、女性会馆等。另外依照相关保障残疾人福利的法律,韩国政府通过设立残疾人福利设施、特殊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福利,并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便利。
教育体系
教育在韩国被称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创造“汉江奇迹”。在韩国成功的背后,“教育立国”战略是根本原因之一。
1961年,韩国人均GDP仅为80美元,80%的人口为文盲。韩国政府将15-20%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1975-1985年间,韩国的教育经费从2.2亿韩圆增加到35.3亿韩圆,增长近16倍。不仅如此,韩国每年还从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教育。目前韩国已经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文盲,是世界识字人口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和科学竞赛中一直保持着出色的成绩。2011年,韩国23-34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凭的比例达到64%,远高于OECD国家平均 39% 的水平。在2014年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第二次实施的“全球教育强国”调查中,韩国超越2012年排名第一的芬兰,综合排名第一,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韩国宪法》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写入《韩国宪法》。
韩国学制为6-3-3-4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小学和初中是免费义务教育,并将在2021年全面实施高中免费义务教育。韩国的大学根据设立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及私立大学,其中私立大学的数目占到80%以上。
所有高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要接受韩国教育部的监督。韩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是成均馆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三所著名高校在韩国很有影响。因其英文缩写首字母为“SKY”,被称为韩国大学一片天。许多韩国政要都是SKY大学的校友。另外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浦项工科大学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韩国十分重视税收。其税收政策也比较完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韩国人是如何缴税的。
韩国的缴税制度也是“两税并行”,不仅中央要收“国税”,地方还会收“地税”。只是,税收的立法权和征收权都在中央,地方只能从中央分走一点管理权。如果地方也有征收权与立法权,一旦某地的税征太高,居民就会居家搬迁。因此,这种规定是保证收税顺利实行的必要措施。
那么,韩国人缴的什么税归给中央,什么税归地方?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遗产税、资产重估税等,这些与资产、证券、教育和海关有关的税收,都归入中央。地方税要分“三六九等”,再分成省级税与市镇税,居民进行各种登记、给车辆挂牌等交的税,属于省级。居民因土地、屠宰家畜和公共设施缴的税,归市镇。
总体来看,收税后“腰包最鼓”的还是中央,国税占据所有税收的80%以上。中央政府对税收有着绝对的影响力,这能够保证政府的决策得以实现,达到“上下一心”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韩国才能创造出经济腾飞的“汉江奇迹”。
近些年,韩国的个人所得税占比逐渐升高,这说明韩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较好。在过去,韩国税收的主要部分是间接税,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如今,直接税比重增加,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比例每年都在上升,甚至比公司上缴的税都要多,税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除此之外,韩国现在正全面加收增值税。“增值税”的合作伙伴是“特别消费税”。二者在税收领域是一对绝佳搭档,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促进经济繁荣、资金流动很有用。
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税收条目越细致、清晰,人们自觉纳税的觉悟也越高。从这一点看,近几年韩国的税收有了很大的进步。